专家团队

Professional textbooks

技术研发的开拓者和产业发展的助推者

北交新源团队由来自北京交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高校新能源行业资深专家以及大陆救援等知名企业管理和技术人员组成,长期专注于电池检测与评估、数字化运维和新能源技术推广服务行业,是新能源汽车、新能源发电和储能技术研发的开拓者和产业发展的助推者。

姜久春

北京交通大学教授

博士生导师设计了北京奥运、上海世博以及亚运充电站等国内的大型充电站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教育部科学技术发明一等奖、中国汽车工业科学技术一等奖,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特等奖入选“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技术(万人计划)”科技领军人才、科技北京百名领军人才培养工程、科技部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推动北京创造的二十大科技人物

龚敏明

北京交通大学国家主动配电网技术研发中心(国家级实验室)常务副主任

将电池管理技术及系统成组技术在各领域大范围推广应用 获教育部科学技术发明一等奖。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项,发表论文7篇,授权发明专利10项

张维戈

北京交通大学国家主动配电网技术研发中心(国家级实验室)常务副主任

博士生导师获教育部科学技术发明一等奖,北京市科学进步奖二等奖、三等奖,中国汽车工业科学技术一等奖牵头制定锂离子电池管理系统国家标准参与定制《IEC 62928铁路用锂离子电池测试标准》国际标准

李景新

高级工程师 硕士生导师

北京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硕士毕业,主要从事电池测试设备、电池均衡维护设备、充电站优化设计、电池管理系统、充电监控系统等方面的研究与开发,在国内外刊物及学术会议上发表多篇高水平论文,获得发明专利。

主持项目15项,其中科技部863课题1项、省部级课题2项。

牛立勇

北京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副教授

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包括电力电子技术、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关键技术与工程应用、动力电池成组应用技术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科技合作专项、“863”计划等课题10余项,获得授权发明专利和实用型新专利9项入选北京高等学校“青年英才计划”,曾获北京市科学技术二等奖、三等奖,中国汽车工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黄彧

高级工程师,硕士生导师

北京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硕士毕业,1997年北京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硕士毕业。目前主要从事充电站优化设计与评价的研究工作,包括充电设备测试技术、充电站运营和性能仿真以及充电站技术标准等。

参与编制电池管理系统技术要求国标;参与编制了《二手纯电动乘用车鉴定评估技术规范》。

 

王占国

北京交通大学动力电池实验室(CNAS)主任

获教育部科学发明技术一等奖 ; 参与定制IEC国际标准2项,国家标准2项包括参与编制了《二手纯电动乘用车鉴定评估技术规范》,行业及企业标准4项 ;主编《二手纯电动汽车鉴定评估师培训》  

张彩平

北京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锂离子电池状态评估及预警技术研究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教育部技术发明一等奖,参与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

张言茹

北京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讲师

博士长期从事于锂离子电池在轨道交通中的成组应用技术研究,率先开展电池系统在轨道交通领域的工程化及产业化工作 。参与锂离子电池相关标准制定6项